★
|
您的位置: 山東技校網 >> 菁菁校園 >> “2020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在鄭州開幕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快推進高等教育現代化,2020年11月21日,“2020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在鄭州隆重開幕。本次論壇主題為“加快推進大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鐘登華,河南省委常委、 宣傳部部長、省委高校工委書記江凌,河南省副省長霍金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杜玉波,學會副會長、國家民委原副部長級專職委員管培俊、北京師范大學原黨委書記劉川生、上海交通大學原黨委書記姜斯憲、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元元、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韓進、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中山大學校長羅俊、西北工業(yè)大學黨委書記張煒、鄭州大學校長劉炯天、教育部高教司原司長張大良,副會長、秘書長姜恩來,監(jiān)事長孫維杰等學會領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書記曹淑敏、北京理工大學校長張軍、中國農業(yè)大學校長孫其信、東南大學校長張廣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廈門大學黨委書記張彥、四川大學黨委書記王建國等出席會議。學會副會長、教育部原黨組成員、副部長林蕙青主持開幕式。
會議期間,河南省省長尹弘會見了出席論壇的領導和專家。
來自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瑞士、荷蘭、匈牙利、加拿大、澳大利亞等27個國家和地區(qū)的114位國外嘉賓以不同形式參加會議,其中美國弗吉尼亞大學中國代表處首席代表Justin O’Jack,俄羅斯聯邦科學與高等教育部駐華代表,俄羅斯聯邦駐華大使館一等秘書Igor Pozdniakov,澳大利亞駐華使館公使銜參贊Brooke Hartigan,泰王國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Pasupha Chinvarasopak,日本駐華大使館一等秘書SUGAWARA,Kosuke,巴基斯坦駐華使館教育專員Muhammad Suleman Mahsud,昆山杜克大學常務副校長Alfred Howard Bloom 等出席會議并作報告。俄羅斯聯邦原副總理、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副校長、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第一副校長Sergey Shakhray,美國教育委員會副主席Brad Farnsworth等58位專家學者通過視頻參加會議。
教育部教師司司長任友群、科技司司長雷朝滋、高教司副司長王啟明、國際司二級巡視員方慶朝,學會副秘書長王小梅,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劉建同,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永利,河南省教育廳廳長鄭邦山、省政府副秘書長尹洪斌、鄭州大學黨委書記宋爭輝,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天津大學等數百所高校的校領導和專家學者,共計1200余人參會。
鐘登華致辭
鐘登華代表教育部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并指出,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高等教育專家與學者匯聚國際論壇,共同探討后疫情時代高等教育的變革與發(fā)展,意義深遠。結合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圍繞高等教育高質量發(fā)展,他提出兩個觀點:一是要深刻認識發(fā)展成就,進一步堅定高等教育制度自信。我國高等教育在短時間內建成了世界最大規(guī)模的高等教育體系,有力支撐了我國的經濟快速發(fā)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wěn)定奇跡,人民立場更加突出,服務國家的能力和水平顯著增強,治理能力不斷提升。高等教育發(fā)展必須堅持扎根中國、融通中外,更加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制度自信。二要聚焦教育強國建設,提升服務構建新發(fā)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構建新時代高等教育高質量發(fā)展體系,需把握6個關鍵點。一是明確方位、錨定目標。二是體現改革創(chuàng)新根本動力。三是堅持問題導向。四是堅持目標導向。五是堅持系統(tǒng)觀念。六是加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和平與發(fā)展是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中國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支持各國高等教育交流與合作。
江凌致辭
江凌代表河南省委、省政府對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向參加年會的領導、嘉賓表示歡迎。他指出,高等教育國際論壇是教育領域的學術盛會,在河南舉辦體現了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對河南的關心和信任。他表示,推動大學治理現代化,必須構建更加科學的育人體系,加快形成學院、書院雙軌并行的育人模式;必須構建科學的學術治理體系,創(chuàng)新教學科研方式,打開校門、融入社會,在更大范圍聚合資源;必須構建科學的行政管理體系,科學設置校本級的行政架構,賦予院系更大的自主權,推動更多的資源向院系匯集;必須提升大學的治理能力,建設高素質的教工隊伍。希望與會專家多為河南高等教育把脈問診、建言獻策,希望河南的高校抓住難得的機會,進一步轉變觀念,明確舉措,努力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為我國高等教育現代化作出新的貢獻。
宋爭輝致辭
宋爭輝代表鄭州大學向蒞臨大會的領導、專家表示歡迎,對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和社會各界對學校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他提出,推進大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立足中國大地, 辦出特色和比較優(yōu)勢; 要更新辦學理念,使大學治理植根于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和價值觀;要發(fā)揮制度優(yōu)勢,貫徹落實好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要系統(tǒng)思考,構建科學的學術和行政組織架構;要創(chuàng)新治理格局,構建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的“雙循環(huán)”體系。鄭州大學將以論壇的召開為契機,加快向研究型大學轉型發(fā)展步伐,不斷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服務能力和辦學水平,不斷優(yōu)化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努力為高等教育強國建設和全球高等教育治理的現代化作出積極貢獻。
杜玉波作主題報告
杜玉波以《適應新發(fā)展格局需要 推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fā)展》為題作主題報告時指出,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適應新發(fā)展格局需要,推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fā)展,應該從六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鞏固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尊重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律,構建適應新發(fā)展格局需要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二是通過優(yōu)化區(qū)域布局結構、調整學科專業(yè)結構、建設分類辦學體系,優(yōu)化適應新發(fā)展格局需要的教育布局結構。三是提升適應新發(fā)展格局需要的創(chuàng)新服務能力,高校要爭當服務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主力軍,甘坐強化基礎研究的冷板凳,占領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制高點,在服務支撐國家人才需要和創(chuàng)新需求等方面擔當更為重要的責任。四是注重理念革新、思想先導,破立結合、以立促破,綜合施策、協同發(fā)力,形成適應新發(fā)展格局需要的教育評價機制。五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把握辦學方向,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落實立德樹人,完善內部治理結構、匯聚辦學合力,完善適應新發(fā)展格局需要的大學治理結構。六是堅持扎根中國與融通中外相結合以“合力解題”,堅持有選擇的“請進來”、有章法的“走出去”、有目標的“深參與”,堅持開放共享與合作共贏、營造發(fā)展新格局,開拓適應新發(fā)展格局需要的開放合作局面。
林蕙青主持開幕式
本次論壇首次設立“大學校長論壇”“學者論壇”“博士生論壇”三大平行論壇,將有國內外100余位高等教育領域專家學者作報告,總報告場數達到105場。受疫情影響,本次論壇年會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通過央視頻實時同步直播。截至當日下午六點半,主論壇在線觀看超過155萬人次。
與會國外嘉賓
“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年會”是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兩會一刊”品牌活動之一,也是當今中國乃至世界高等教育領域規(guī)模較大、影響廣泛的學術盛會之一。本次論壇年會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鄭州大學聯合主辦,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教育廳支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qū)高等教育教席、地方大學教育研究分會、高等教育學專業(yè)委員會、院校研究分會、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等機構協辦。本次論壇獲批2020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社科學術社團主題學術活動資助立項,獲得正方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奧鵬遠程教育中心有限公司的技術支持。
來源: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技校網首頁 | 關于技校網 | 技校網廣告服務 | 技校網匯款信息 | 技校網會員服務 | 技校網免責聲明 | 學校列表
濟南 青島 泰安 日照 煙臺 淄博 棗莊 德州 臨沂 聊城 菏澤 濰坊 濟寧 東營 濱州 萊蕪 威海
CopyRight 2006-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山東技校網 未經允許 不得復制或鏡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