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付學費,先打工再復讀
8月15日,在濟南一所民辦高考復讀學校,新“高四”學生的心理拓展訓練正在進行,剛剛經(jīng)歷高考失敗的孩子正在以這種方式重拾信心,堅強、勇敢地面對“高四”,備戰(zhàn)高考。
在剛剛經(jīng)歷的高考中,這些學生各有各的挫折。來自菏澤的司勝今年考了620分,與目標院校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專業(yè)僅差一分,被調(diào)劑到了石河子大學俄語專業(yè),由于與目標相差太遠,他選擇了放棄;來自淄博的劉方通過了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的藝術(shù)生考試,卻在文化課成績上失手,“我有這個能力,為什么不再堅持試一試呢?”
在猶豫了很久后,濱州鄒平學生李珍在父母的支持下選擇了復讀,15000元的學費加每天至少10元的生活費,算下來一年復讀至少要花兩萬元,每當想到此,李珍的眼睛就情不自禁地濕潤了。她的父親是農(nóng)民,母親在棉紡廠做臨時工,妹妹讀大學一年花費也要近萬元。然而,她卻說,能來外地復讀已經(jīng)很幸運了,她的許多同學因為負擔不起高額復讀費用,選擇放棄,讀了大;蜃约翰⒉幌矚g的專業(yè)。
濟南另一所高考復讀學校的老師告訴記者,計劃招生300人,實際到校只有80人,還有的學生打工掙學費去了,等打完工再來上學。
民辦學校:學費上萬很正常
濟南大智高考復讀學校負責人說,學校目前招生100多人,農(nóng)村學生占40%。他算了一筆賬,每個復讀班以30人計算,平均至少需要4個老師,每個老師年收入6萬元,僅師資一項每個班就需要成本24萬元,加上管理人員工資、水電費和房租成本,每年每個班成本達到30萬元。因此,收費七八千元的民辦復讀學校根本保證不了質(zhì)量。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民辦復讀學校負責人說,這還不包括招生成本,為在全省各地招到好生源,幾乎每個民辦復讀學校都需要拿出“專項經(jīng)費”給高三班主任老師。
與此相比,2008年,復讀的學生多在公辦普通高中插班就讀,或讀公辦復讀學校,學費相對較低!肮k復讀學校沒有校舍成本,老師工資也由財政支付,成本當然不高,因此學費也比民辦學校低一些!币晃幻褶k學校負責人說,他還認為,2008年以來,各地的公辦復讀學校沒有取消,造成了如今民辦復讀學校招生困難,有的已經(jīng)難以為繼了。
教育廳:公共教育職責在育人
對于公辦復讀學校的撤銷,省教育部門有其充足的理由。8月15日,山東省教育廳有關(guān)負責人再次強調(diào),按照規(guī)范辦學的規(guī)定,普通高中班額不得超過50人,現(xiàn)在,不少高中基本處于超額狀態(tài),高中教育資源處于相對緊缺的階段,沒有閑置資源辦復讀學校,否則擠占了應屆生的教育資源,對他們不公平。
據(jù)了解,我省每年應屆高中畢業(yè)生約50萬人,今年高考報名人數(shù)為57萬人,復讀生七八萬人。
該負責人認為,復讀從教育角度來說,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這8萬左右的學生選擇復讀,以每人1萬元計算,將產(chǎn)生8億元消費,而復讀并不能提高他們的新知識和能力,只是為了參加高考。
對于省教育廳撤銷公辦高考復讀學校的決策,教育部山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茂聰表示支持!案咧薪逃c大學招考分離,這是一個趨勢!睆埫斦f,需要社會教育資源提供補充,因此,教育部門也不能一撤了之,應當有意識地培育一批規(guī)范的社會服務機構(gòu)。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熊丙奇認為,選擇復讀的學生,有相當一部分是由于被錄取的學校和專業(yè)不理想。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我國集中錄取的高考制度,只能讓每個學生獲得一張大學錄取通知書,考生和學校之間無法充分地雙向選擇。如果高考錄取中,每個學生可以獲得多張大學錄取通知書,然后根據(jù)錄取學校的辦學質(zhì)量、教育服務(比如獎學金)做出選擇,復讀比例是不是可以大幅下降?教育資源是不是可以大為節(jié)約?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李珍”、“劉方”均為化名。)
明年,我省93所公辦高考復讀學校將全部撤銷,要復讀的學生只能選擇民辦學校。動輒上萬的復讀費是否會堵住農(nóng)村孩子復讀路?8月15日,省教育廳有關(guān)負責人回應,復讀是對公共教育資源的占用,公共教育的責任是育人,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基礎的教育,不是辦高考培訓班,復讀是個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