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學模式。
(1)貫徹工學結合的思路,任務驅動,理實一體化,實踐教學與實際崗位需要實現(xiàn)“無縫”對接。會計電算化課程基于行動過程分析,實施“企業(yè)參觀+臨沂煤炭技術學院教學+頂崗實習”多階段教學模式。臨沂煤炭技術學院開設會計電算化課程前,由專業(yè)教師分期分批帶領學生前往校外實習單位,進行為期1周的參觀實習,進行熟悉會計電算化崗位流程及任職要求,明確學習任務和目標,對將來所從事的工作有一個感性認識,并要求寫出心得體會。
臨沂煤炭技術學院教學實行理實一體化,采取“4+3+1”三段式教學模式。按照教學大綱要求,本課程每周安排4節(jié)理論,在多媒體教室,利用教學課件和真實財務軟件,進行情境教學,教師以完成某一設定任務為先導,向學生講解必備的電算化基本知識和軟件操作流程;每周安排3節(jié)實訓課,在多媒體機房,以相對獨立的單項任務為驅動,在教師進行總體演示操作后,學生上機練習,融教學做一體;該課程學期末,安排1周時間在臨沂煤炭技術學院實訓室進行集中實訓,以一個企業(yè)完整的業(yè)務資料為實訓項目,教師個別輔導,以學生為主體進行仿真實訓,實現(xiàn)從單一技能向綜合能力轉化的過程。第五或六學期,學生進入校外實習單位或相關單位進行會計電算化頂崗實習,在真實的電算化崗位提升職業(yè)能力。
(2)以能力培養(yǎng)為本位,實施“雙證書”教學。首先,從課程教學內容充分考慮“會計從業(yè)資格證書”和“財務軟件應用能手證書”考試要求,將考試大綱與課程大綱相結合,課程日常教學與認證考試培訓相結合,課程教學資源與考證信息資源相結合,以學促考,以考帶學。其次,創(chuàng)新課程考核辦法,將課程考核與獲取證書相結合,有效提高了證書的通過率,真正實施“雙證書”教學。我院規(guī)定,通過會計從業(yè)資格證-初級會計電算化科目考試和用友財務軟件應用能手證書的同學,可申請免考會計電算化課程,這一措施極大地提高了學生考證積極性,提高了考證的通過率,為順利就業(yè)爭取了競爭籌碼。
(3)大力開展專業(yè)技能競賽,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熱情和競爭意識。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專業(yè)熱情,切實提高崗位操作技能,可每年舉辦專業(yè)知識與技能大賽,比賽項目涉及會計基礎知識、珠算、憑證填寫、報表編制、電算化操作等多個方面。此項活動對于學生職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此外,臨沂煤炭技術學院借助校外實訓單位,依托《會計電算化》課程為平臺,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每年舉辦全國性或區(qū)域性的技能大賽活動,一方面檢驗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參與兄弟院校之間的課程建設交流,同時以此增進校企合作。
2.教學方法改革。
會計電算化課程按實踐中的工作崗位建設模塊化課程結構,安排理論和實踐相互匹配的課程內容,在教學中探索使用突出學生為主體,實踐能力培養(yǎng)為目的工學結合式教學方法。比如啟發(fā)式教學:設置情景,層層設疑,通過對已掌握內容的復習、回顧,啟發(fā)引導出新的知識和問題,循序漸進,水到渠成。該方法主要適用于課堂教學;比如問題陷阱式教學:在任務中設置陷阱,讓學生按常規(guī)操作,遇到陷阱,無法完成任務,由此分析問題,引起學生高度重視,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方法特別適合本門課程;比如角色互動式教學:通過老師講,學生參與,同時扮演不同角色的方式,通過情景活動達到一種高效思維狀態(tài),同時培養(yǎng)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該方法可以適用于課堂和實訓教學;比如任務驅動式教學:提出或分配任務,說明主要思路,具體操作由學生自行探索,按完成情況打分考核,有利于學生主動思考,提高學習效率,這種方法貫穿于本門課程的全部教學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