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教師在“亞歷山大”中負重前行
職校教師在“香菇藍瘦”中上下求索
暑期,在一次高中階段教育體育競技賽上的間隙,幾位普通高中同仁和職校教師在一起,討論起各自的酸甜苦辣,感慨頗多。普高A君說:“說起普高教師的苦,升學壓力就像紅軍兩萬五。說起普高的累,周考月考受不了的罪”!斑是職業(yè)學校的教師“跩”呀!悠哉樂哉,沒升學之壓力,沒考試排名之煩憂,益壽延年,起碼比我們多活10歲!”。普高B君調侃著補充說。
當然,作為職業(yè)學校一名職員,我明白這里的“跩”字的特殊含義,念zhuai,屬于方言、土語。有瀟灑、帥、酷、俏、炫、得意或牛氣的含義。假如說某某“很跩”,一般有揶揄或搞笑之意。普高B君的話,也不排除對職校教師的某種諷刺和不理解。
其實呀,職校普高,同在教育事業(yè)序列,同在教書育人“戰(zhàn)壕”里,摸爬滾打,是戰(zhàn)友,也是同事兒。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正所謂:
普高教師在“亞歷山大”中負重前行。
職校教師在“香菇藍瘦”中上下求索。
只不過,人們習慣于對普高老師苦累的認可,不了解職業(yè)學校老師們的苦衷而已。
今天,就重點說說職校教師的苦樂“年華”。
普高:升學負重 題海鏖戰(zhàn)苦心經營
職校:管理之難 兩眼一睜忙到熄燈
在教育草根界有個“倒二八”理論,指的是職業(yè)學校和普通高中生源質量情況的對比。在現行中招制度下,經過層層“割韭菜”,普通高中錄取了區(qū)域內80%的優(yōu)質生源,其他20%的也屬于中等偏上。職業(yè)學校正好相反,經過層層盤剝、“罷園子”,剩下的80%的被淘汰下的學生和20%中等偏上學生(大多是報志愿出問題或中招考試沒發(fā)揮好無奈來到職校的學生)。
這樣的生源現狀,我們拋開普高在教學上如何精講應試辛苦,單是職業(yè)學校教育管理就不輕松。這些學生在初中原本就是“學困生”、“問題生”,缺失學習目標,更無學習興趣。缺少自制能力,更少法紀意識。來到職校,普遍有一種被社會拋棄的感覺,自卑中有自負,糾結中有憂慮,失落中有不甘……總之,對這些聚在一起,“同是天涯淪落人”的人,實施立德樹人措施,完成教書育人目標,你可以想象班主任、老師的立德樹人擔子也是“亞歷山大”。每天職校老師的心忐忑不安。說不清哪一天,哪一刻,哪一會兒,那些可愛的弟子們會制造出什么“幺蛾子”:夜晚翻墻上網吧的,白天廁所抽煙的,上課頂撞老師的,課堂睡覺打呼嚕的,不按時起床上操的,向鄰班同學求愛的……老師們,特別是班主任就像保姆似的,事事小心,時時操心,每天是“兩眼一睜忙到熄燈”。加之這些學生初中時就是“慣犯”,老師們還要和他們天天斗智斗勇,見招拆招……你說累不累?
普高:粉筆、教案、黑板 三尺講臺寫春秋
職校:理論、實踐、技能 一專多能“萬金油”
當下,倡導職業(yè)學校教師一專多能,努力做“雙師”型教師。這是職業(yè)教育屬性特有的,更是職業(yè)教育大趨勢所必須的。
職業(yè)學校專業(yè)多,少的十幾個,多的幾十個。需要文化基礎課教師,也需要配備相應的專業(yè)課教師和專業(yè)實訓課教師。按照“隨著經濟增長方式轉變而"動",跟著產業(yè)結構調整升級而"走",圍著企業(yè)技能型人才需求而"轉",適應市場需求而"變”的專業(yè)設置原則,職校的專業(yè)是動態(tài)的。所以每個教師的崗位也是動態(tài)的,隨著“轉“,隨著“動”,隨著“變”。今天,你擔任專業(yè)基礎課,明天也許有可能擔任專業(yè)實訓課。今天你擔任這個專業(yè)的課,明天也許你就要跨專業(yè)擔任另一個專業(yè)的課。這給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不斷學習,不斷的更新,不斷的適應,不斷的培訓。那種一本教案用一輩子的做法,在職業(yè)學校行不通。你說職校老師累不累?
普高:高考一根指揮棒 這里教改靜悄悄
職校:你方唱罷我登臺 人人練成“運動員”
也許是新生事物吧,中國職業(yè)教育界從來不乏改革舉措。幾十年來,一直在改革創(chuàng)新浪潮中不斷前進,比較為“沉寂”的普高教育“熱鬧”多了。
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加拿大的“CBE”、德國的“雙元制”,到九十年代的“目標教學”,以及本世紀的“模塊化(CBE)”、“項目課程”、“項目教學”、“學習領域課程”、“ESB”、“行動導向”、“寬基礎、活模塊”、“就業(yè)導向”、“理實一體化教學”、“案例教學”、“說課”、“項目教學”等,以及當下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運用信息化手段的微課、慕課、翻轉課堂等,真有點兒“熱鬧鬧,你方唱罷我登臺”的感覺。這哪一樣不要求職校教師及時的適應啊?不間斷的國培、省培、市培、校培,不時的學習各種教改理念、不時的進行教改實踐,不時的學習新的信息化手段,信息化技術,有時還要進企業(yè)實踐鍛煉……,像運動員似的,你說職校教師累不累?
普高:“根正苗紅”壯如虎 桃李芬芳育“高徒”
職校:“先天不足”后天補 戴著“枷鎖”也起舞
有個“兔子”理論,是從事職業(yè)教育的草根們發(fā)明的名詞。不一定正確,但經典且有些自嘲和無奈。這涉及到職業(yè)教育在政府、社會、家長心里的的地位問題,適合高職和中職。
打個比方,高職高專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前者是兔子,后者就是虎豹。中等職業(yè)學校和普通高中相比,前者是兔子,后者就是虎豹。兔子是吃草的,虎豹是吃肉的。拋開政府重視程度,投資力度等,僅以生源為例,全國各地的職業(yè)學校生源向來都是“虎豹”吃剩下的,“兔子”只有啃些草皮,靠喝些殘羹剩渣生活度日,甚至吃草的時候,還要擔心自身“被吃”。所以職校教師也練就了“動如脫兔”的能力,不但一專多能,多才多藝,而且特能忍辱負重。
加之,社會偏見,職業(yè)學校教師是戴著沉重的“精神枷鎖”在跳舞,永遠在奔跑。沒有多少人欣賞,沒有多少鮮花,更沒有雷動掌聲,靠的是對職業(yè)教育事業(yè)的執(zhí)著追求……你說職校教師苦不苦?
其實,工作沒有高低貴賤,只有分工不同。普高和職專教師都是教育園圃中辛勤的園丁。面對的每個學生,不管是普高生,還是職高生,他們都是一粒粒充滿生命力的種子。雖然有的飽滿,有的有些干癟,但在精心的呵護、澆灌、培育下,都會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變成我們希望的樣子。
我們的幸福和快樂就在這份堅守和守望中……
相關信息
推薦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