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間行車中如遇對向車,不要一會兒踩制動踏板,一會兒向右打輪,要切實注意右側行人和自行車。與對向車相距150 米時,應將遠光燈變?yōu)榻鉄簦粲鰧Ψ讲桓挠媒,應立即減速并連續(xù)使用變換遠、近光的辦法來示意對方;如仍不改變,則應減速靠右停車避讓,切勿斗氣以強光對射,以免損害雙方視覺而釀成車禍。
(2)夜間行車要注意從左側橫過馬路的行人。在城市道路的交通繁忙地段,有時對向車道上排滿了等紅燈的車,在這種情況下,常常有行人從車隊的間隙中跑出來從左向右橫過馬路。
(3)嚴格控制車速。這是保證夜間行車安全的根本性措施。由于夜間道路上的交通量小,行人和自行車的干擾也比較少,加上駕駛員的心理狀態(tài)(如急于快趕等),一般比較容易高速行車,因而很可能發(fā)生交通事故。駕駛員應該充分認識到在夜間高速行車的危險性。夜間行車由亮處到暗處時,眼睛有一個適應過程,因此必須降低車速,在駛經彎道、坡路、橋梁、
窄路和不易看清的地方更應降低車速并隨時做好制動或停車的準備;駛經繁華街道時,由于霓虹燈以及其它燈光的照射對駕駛員的視線有影響,這時也須低速行駛;如遇下雨、下雪和下霧等惡劣的天氣時更須低速小心行駛。
(4)增加跟車距離。駕駛員在夜間行車時,一是視線不良。二是常遇危險、緊急情況,為此,駕駛員必須準備隨時停車。在這種情況下,為避免危險,要注意適當增加跟車距離,以防止前后車相碰撞事故。
(5)盡量避免夜間超車,必須超車時,應事先連續(xù)變換遠、近燈光告知前車,在確實判定前車讓路允許超越后,再進行超車。
(6)注意克服駕駛疲勞。夜間行車特別是午夜以后行車容易疲勞瞌睡。另外,夜間行車由于不能見到道路兩旁的景觀,對駕駛員興奮性刺激物小,因此易產主駕駛疲勞,如稍有感覺就應振作精神或停車休息片刻。
(7)夏季夜間行車時,尤其要提高警惕,夏季天氣炎熱,在街道或公路兩旁常有人乘涼或露宿,特別是在居民小區(qū)的附近。駕駛員必須謹慎駕駛。
夜晚如何駕駛?
對于駕駛者來說,晚上因為光線問題,有一些盲區(qū),會給駕駛帶來一些困難。因此掌握在夜晚行駛的技巧很重要。下面讓我們看一下在由宋立達編著,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的《汽車駕駛經驗寶典》里是怎么說的。
汽車在夜間行駛途中,要適時察看儀表的工作情況。發(fā)動機和底盤有無異響或異常氣味。夜間行車,嚴格控制車速是確保安全的根本措施。保持中速行駛,注意增加跟車距離,準備隨時停車。為避免危險發(fā)生,應盡量增加跟車距離,以防止前后車相碰事故的發(fā)生。
在城市里行車,要注意從左側橫過馬路的行人。特別是我國城市道路上的路燈幾乎都在道路兩側,道路中心線附近光線很暗,此情況下更應注意。夜間行駛中,車速在30 公里/小時以下時應使用近光燈,燈光照出30 米以外。車速在30 公里/小時以上時,應使用遠光燈,燈光必須照出100 米以外。
在有路燈的道路上行駛時,可使用防眩目燈或近光燈和示寬燈。夜間通過交叉路口時,應在距路口50~100 米處減速,并將遠光燈變?yōu)榻鉄,同時開啟轉向燈示意行進方向。
夜間行車一般不使用喇叭。通常采用遠近光反復互換的方法,代替警告前方道路狀況。夜間臨時停車或因故停車時,應始終打開示寬燈、牌照燈。夜間應盡量避免超車。必須超車時,應準確判明前方情況,確認條件成熟后,再跟進前車,連續(xù)變換遠近燈光(必要時以喇叭配合),預告前車避讓,在判定前車確已讓路允許超越時,方可超車。在超車中應適當加大車間距離。
夜間行車中,要注意道路障礙、道路施工指示信號燈等,在陰暗地段,路況不易辨清時,必須減速。遇險要地段,應停車查看,弄清情況后再行進。
夜間行車視線不良、路界不清,常使車輛偏離正常運動軌跡或遇到意外情況采取措施不及。駕駛者應降低行車速度,以增加觀察、決策和作出反應的時間。夜間倒車或掉頭時,必須下車摸清進退地形、上下及四周的安全界限,然后再倒車或掉頭,在進、倒中多留余地,在看不清目標的情況下,可用手電或其他燈光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