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熱帖
一首頗有惡搞意味的名為《全世界都在笑中國傻》的網絡歌曲,因出現在今年1月16日舉行的北京大學自主招生筆試的語文試卷中而迅速躥紅。高校自主招生考題從網絡上尋找題材,出的題目越來越“新潮”,讓不少考生難以應付,也引發(fā)了一些“不公平”的質疑。
《全世界都在笑中國傻》被網友稱為“惡搞版SHE歌曲”。北大自主招生考題中節(jié)選了該歌曲的部分歌詞,要求考生根據歌詞找出“韻腳”,再用“韻腳”及動詞造句。
“整張試卷我感覺這道題目難,很出乎意料!币晃粎⒓恿私衲瓯贝笞灾髡猩荚嚨母呷龑W生表示。這種“雷人”的考題并非北大所有。1月17日,中山大學自主招生面試,考官問:“你怎么看待開心農場的偷菜行為?”清華大學1月18日在上海面試考場上,也提出“老子和孔子有一天打架,你會幫助誰”的考題。
對于這些另辟蹊徑的自主招生考試試題,不少考生和社會人士紛紛給出“很雷”、“很囧”的評價。網友、考生小劉無奈地說,高三學習那么緊張,根本沒時間去網上看這些稀奇古怪的視頻,也不可能去玩什么開心農場,“我們以為自己知道的東西已經很多了,沒想到考題總是能挑戰(zhàn)我們想象的邊界!倍嗟目忌鷦t表示,題目很時髦,但實在有難度,超出了平時學習的能力范圍。
■觀點PK
考題偏怪 用心良苦
●張藝執(zhí),高考指導專家
我認為高校在自主招生考題中出偏出怪,是有其良苦用心的。自主招生考試面向的就是那些學有余力的優(yōu)秀中學生尖子,這樣設置考題對他們攝取有益的課外知識、培養(yǎng)獨立自主的思考精神是一種鼓勵。網絡上的東西并非都是洪水猛獸,學會去偽存真、辨別是非也是優(yōu)秀考生應當具備的素質。這類考題不會有準確答案,考查的就是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獨立思考的能力。
自主招生也是雙向選擇的過程,考生通過試題也能更加了解學校,學生和家長應該坦然面對并適應這種個性化的人才選拔方式。
試題范圍應體現公平
●綠島小葉,新浪網友
自主招生不是應該更加體現教育公平嗎?可是這些新潮的網絡選材對于偏遠地區(qū)的中學生來說無疑是很大的刺激,他們對網絡文化接觸少,也不了解什么時尚話題,是不是就沒有資格被自主招生了呢?優(yōu)秀的學生是不是必須海量涉獵社會信息呢?高校鼓勵的所謂創(chuàng)新思維就是讓學生們滿腦子胡思亂想、讓孔子和老子打架嗎?“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固然不可取,但這樣顛覆傳統(tǒng)學習思維,更容易讓學子們無所適從。高校出這種怪題也應該有個限度。
熱門標簽: